目录速览
第一章团体工作概览/3
团体工作发展历史/4
21世纪/9
团体的目标/10
团体类型/12
团体构成/15
有效团体带领者的个人特征/16
与团体工作相关的神话/20
总结/24
第二章团体工作:阶段和议题/27
阶段和过渡/29
综合概念化/35
带领者的其他重要行为和团体工作
技术/42
总结/44
第三章有效带领的要素/47
带领者风格/48
带领风格的重要性/51
发展你自己的带领风格/51
团体前的带领技能/52
团体组织的其他方面/55
识别成员角色/56
促进团体阶段/58
应对难以应对的成员/66
总结/72
第四章团体工作:理论与应用/73
理论体系/74
整合理论方法/90
总结/92
第一部分团体工作的基础
团体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
第五章团体工作:伦理与法律考量/95
团体工作者伦理指南/96
团体开始前的议题/97
专业化团体/
团体过程议题/
管理边界/
练习对多样性保持敏感/
应对团体中的脱落/
终止和随访/
总结/
第六章多样性与多元文化团体心理咨询/
理解多样性与多元文化主义的
概念/
认同发展模型/
多元文化心理咨询/
多元文化与社会公平心理咨询胜任力
与目标/
多元文化团体心理咨询中的多样性
议题/
疗效因子/
关于文化特异性团体心理咨询的多重
视角/
宣传是团体心理咨询的一部分/
总结/
第七章团体工作的效能与评估/
第八章团体的四种类型:任务/工作团体、心理教育团体、心理咨询团体和心理治疗团体/
任务/工作团体/
心理教育团体/
心理咨询团体和心理治疗团体/
总结/
定义/
团体心理咨询效能/
团体心理咨询中的有效心理咨询师
实践/
特定来访者群体的团体心理咨询
效能/
团体心理咨询效能中的关键议题/
团体心理咨询评估/
总结/
目录3
第九章
团体工作的创造性方法/
创造性、团体阶段和疗效因子/
团体中的创造性:关系文化理论/
心理一个理论
模型/
创造性在咨询团体中的应用/
总结/
第十章
如何促进出现挑战性成员行为的团体/
定义难以应对的团体成员/
对难以应对的团体成员加以重构/
识别挑战性团体成员/
诊断挑战性团体成员/
应对挑战性成员/
总结/
第十一章
儿童团体工作:应用于学校或其他情景/
儿童团体心理学校与其他机构的比较/
儿童团体工作的益处/
儿童团体的类型/
儿童团体工作的独特考量因素/
儿童团体工作的伦理考量/
保密性/
儿童团体工作的文化考量/
儿童团体工作的理论/技术/
儿童团体心理是否有效/
总结/
第十二章
青少年团体/
青少年团体的基本原理/
团体带领者对于团体的规划/
团体带领者的表现/
团体干预/
团体带领者对团体过程的把握/
总结/
第十三章
心理健康设置下的个体、伴侣和家庭团体/
危机中的女性团体/
健康关系团体/
患有神经性贪食症年轻女性的特殊
团体/
总结/
第二部分有效方法和最佳实践
4团体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
第十四章康复设置中的团体/
康复团体的优势和劣势/
康复中常用的团体类型/
求职俱乐部和基于团体的就业心理
咨询/
违法者和受管制者团体/
医院和医疗机构团体/
总结/
第十五章老年人团体:丧失、转变及临终议题/
与转变阶段相关的丧失/
丧亲、哀伤和哀悼/
与丧失有关的感觉/
应对伴侣去世的丧失团体/
总结/
第十六章支持之旅:聚焦成瘾与康复团体/
成瘾的定义/
物质使用障碍的诊断/
简述:与成瘾相关的关键概念/
治疗模式:团体治疗/
成瘾工作:人们在团体中如何
改变/
总结/
第十七章团体工作:性少数群体来访者/
关于一些词语的说法/
文化趋势和问题/
LGBT群体中的团体和组织/
特殊LGBT心理咨询需求/
总结/
作者介绍/
《团体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第11次读书
从第32页“第二阶段”开始
第二阶段
刘伟娜:在信息栏2.2阻断或切断中提到了“阻断不是对抗性的,但需要有指导性。”还提到“在阻断或切断的时候,要以谦逊、轻松的语气表达,不要咄咄逼人。由此,接受者可将其视为一种行为要求,而非关于融洽和尊重的不良信息。”我觉得在团体中,这真的是非常需要勇气和技巧的。有时候看似是很正常的一些干预,但是当你在团体中要打断对方的时候,真的有很多的纠结和矛盾。你会担心这时候阻断他,会不会让他感觉不舒服?会不会产生阻抗?然后会有很多内心的挣扎。
但是有的时候为了整个团体的进展,或者说为了对一些主题进行探讨,打断又是必须的。
所以带领者要衡量要不要打断,什么时候打断?打断能否促进整个团体的进展?他对这个会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其实是需要全面考虑,而且需要一定的技巧。
还有信息栏2.3连接,我想分享这段话“我注意到你们有几个人在点头,肯定了葆拉分享的那段心痛的经历。请与葆拉和团体成员分享一下她说话时你的想法和感受。”包括最后说“尽管你们每个人关于丧失的经历都不同,但在最后一次分享时,我从你们的声音中感觉到了一种粗粝的伤痛或脆弱。当你们听到彼此分享自己的丧失经历时,你们想到了什么呢?”读到这里我有一种心被触碰到的感觉,带领者这段邀请或者说总结,是能激发大家想说更多,想表达更多的东西出来的。
张晶晶:书32页有一句话挺触动我的,“焦虑、紧张、恐惧以及与控制和权力有关的防御可能在团体的这一时期最为普遍。”,这里我首先注意到的就是这个“焦虑”,因为在第一阶段也提到了这个时期的一个特点是焦虑,但是能够感觉到这种焦虑是有点不一样的。在团体发展的第一阶段的焦虑,我觉得可能是对未知的焦虑,就是我们花钱进入一个陌生的团体,其实都是带着期待进来的,所以我们对团体、对带领者都有很多的期待,希望能够解决我们的一些问题,或者看到我们自己看不到的一些盲点。
但是面对团体的开始,从陌生到熟悉是需要一个慢慢摸索的过程的,所以在第一阶段这种焦虑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我们不知道在一个陌生的团体,我们该如何在团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团体,或者有点担心团体会不会接受我、认可我。
随着团体的慢慢开展,进入到第二阶段的时候,成员可能在建立熟悉感的过程中,开始慢慢去行动,在团体中探索自己所处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这种焦虑也会伴随着一些恐惧。因为在探索的过程中可能伴随着一些冲突,会给自己带来一些紧张,以及其他的负性情绪。
所以正如书中所说的,“团体成员可能会以被动、攻击性、被动攻击性或自信的方式思考、行动和交流。这是团体在寻找社交规范及学习如何融入其中。”
上周韩老师提到过,如果把团体的发展形容为一个由点到线,然后再到面的过程,那我觉得第二个阶段,这些点就像辐射一样与其他点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联系,然后慢慢地交织成一张网络。
王芳:我被触动的是信息栏2.3连接。在五月份儿我的例行团体中,有一位组员因为自己在婚姻情感中感到非常委屈,就在团体里暴露自己是不是需要离婚?当时团体带领者给了他这么一个回应,他说“你听听大家给你的反馈,因为他们中有经历婚姻,离婚的也有,看大家有什么看法?”在这个过程中大约有1/3的组员给了这位在婚姻中有些委屈和困难的组员各种角度的建议、个人经历,当时我也给予了,同时被这种连接所感动。
就像书中33页里说道,“团体带领者将成员联系或连接在一起,这样他们就可以彼此建立融洽的关系,并且明确表达彼此之间分享经验、问题、印象、想法和情感的重要性。通常,这种连接依靠带领者注意团体中呈现的非言语交流并明确地向团体成员表达,这些非语言交流是同意或确认他人的分享。”
我感觉当时这个团体带领者是很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个自我暴露的组员的个性特征。带领者曾经说过他不是那种边界非常很清晰的人,可能这种暴露也能将这位组员和别人的连接变得更加紧密。
每个人的特色不一样,有的人可能边界很清晰,不会轻易暴露自己的情感、自己的脆弱,而这个组员他暴露了自己在婚姻中的困境,我也能感觉到他收获了很多很多。而且在下一个月的例行团体活动中,他就已经走出来了。
所以无论是从当时的场景还是后来的效果来看,我觉得这一点连接我是能够感受到,而且非常感动。
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第五阶段和第六阶段
刘伟娜:当我读到34页科里指出“因为团体的形成和带领者的准备工作通过团体各个阶段极大地影响着团体的进展”这句话的时候,我还是有些感触的。特别是在杨老师的团体中做观察员的时候,我和晶晶负责一些工作,比如说给大家调整视频,或者通知大家要实名等。刚开始的时候,我不认为这些工作重要,我觉得这些工作好像有些繁琐,或者说没那么有必要,就觉得团体直接开始不就行了?因为太缺乏经验了,没有意识到这些工作的价值。
当我做完这些工作,参加团体时就感觉比较有凝聚力,和大家比较熟悉,安全感会更高一些。而当我没有参加调试的话,再去参加团体时自己就会觉得有点陌生,有点融不进去。
所以我突然就意识到,前期工作太重要了,看似简单的调试,看似简单的提醒,其实是在为团体的正式开始做准备工作,为团体增强熟悉感、安全感,便于进入更深入的阶段。所以准备这些东西的价值真的很大。
张晶晶:在第三阶段我注意到作者在这里写到“成员则把团体的目标、过程和成员身份放在优先位置,而将自身最大化的发展放在其次。”在这个阶段,我感觉团体不再是以个人的角度来思考我要利用团体为我做什么,而是在思考我想为团体发展做什么。就是会发生这样一个认识的转变,那我觉得,当你在给出去的同时可能也会有收获。所以当组员为团体去做的时候,恰恰也能从团体中收获很多东西。
王芳:伟娜老师说,当参与了团体的准备工作就有一种安全感。这种非常细腻的感觉让我很感动。这让我联想到,我曾经在团体聚餐的时候帮忙点菜,然后把饭费先垫付。因为是AA制,所以我会加很多成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