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食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每天吃很多,你是真的贪吃,还是得了这种心
TUhjnbcbe - 2021/4/22 1:51:00

嘿!陌生人:

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角。

—by第54封信

前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曾经沧海难为水,鱼香肉丝配鸡腿”。这是一句吃货自嘲的话。

吃货们以能吃是福自居,以吃为美。有人说:“宁愿饿死,也要当一个饱死*。”

可是,当个饱死*真的好吗?

你是否知道当连你自己都控制不了进食速度时,

当你的体重毫无节制地增加时,当你发现自己的身体不再健康时,

你可能不仅仅是单纯地贪吃了,还可能是得了这种心理疾病——神经性贪食症。

可能有人听说过神经性厌食症,但是却对神经性贪食症知之甚少。

下面先简单介绍一下,什么叫神经性贪食症?

按照诊断标准,神经性贪食症具有以下特征:

一、周期性的暴食。

例如在一段时间内吃掉比正常人进食量多很多的食物。

二、反复使用一些不适合的手段,来防止体重增加。

比如尝试不合理催吐,频繁使用泻药等。

三、暴食+不适合的催泄行为

同时发生,且发生频率较高的情况。

四、患者的自我评价过度

受到体型和体重的影响。

这种症状多发生于15-29岁之间,患者体重正常或者微重,虽然致死率不高,但是仍会引发身体的诸多并发症,比如牙齿腐坏,电解质失衡导致的心力衰竭。

值得注意的是,神经性贪食症的发病频率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生活环境,情绪等等。这也是其发病频率难以控制的原因。

举个案例:如《瘦身男女》中的郑秀文扮演的“肥婆”,因为失恋导致的暴饮暴食,从大美女变成了“肥婆”。

同时,在影片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变胖后的“肥婆”一度意志消沉,直到遇到愿意帮助她减肥的“肥仔”。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神经症贪食症还会引发抑郁情绪,有患上抑郁症的风险。

有研究者发现,神经性贪食症往往出现在那些“优秀女孩”的身上,这种类型的女生往往会因为父母从小严格的管教,养成了“自我要求高”的习惯。

而这个习惯不允许她们通过直接的方式(如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贪吃)。

除此以外,并不是只有女性才会得神经性贪食症。

普雷斯科特,曾任英国副首相。在一次采访中,他向记者表示自己长年患有饮食失调症,暴饮暴食成性。

他说:“吃东西是我最大的乐趣,用周围可见的食物塞满嘴巴变成了我的习惯,我每天都要吃汉堡包、朱古力、薯片、炸鱼薯条等一大堆食物,直到呕吐为止。塞满了食物,我就感到非常满足,把食物呕出来又有一种奇特的乐趣和轻松。”

不过,普雷斯科特也承认暴饮暴食,虽然为他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但痛苦感也一直伴随着他。

同时,他觉得自己之所以患暴食症就是工作压力过大的缘故。直到他从副首相的位置上退下后,他才不再受此折磨。 

最后再补充一点,神经性贪食症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即使积极寻求治疗,也可能多年里无法缓解。

这是因为“吃”是患者用来缓解焦虑不安,寂寞,情绪低落的方式。如果放弃这种方式,会让他们再度感觉到痛苦。

这种左右为难的心理和无法“戒烟”相类似。

有些人说:“我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我不得不吸烟,只有吸烟的时候我才会觉得没有那么焦虑,我才能正常地思考。”

心理咨询师—陈老师

所以,要想改变这种症状,除了日常调整患者的饮食习惯外,还要解决患者潜在的心理病因,双管齐下才能药到病除。

人生百态,愿你总有温暖相伴。

Hello心理,陪伴每一个无处可依的灵*共同成长。

参考资料:

1.《变态心理学》(案例、成因、诊断、治疗),隋岩著,台海出版社

2.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假如你有烦恼无人倾听▼

▼假如你有心事无人可说▼

▼欢迎加心理咨询师陈老师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天吃很多,你是真的贪吃,还是得了这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