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徐。
新毒株,来了。最近,奥密克戎亚型毒株XBB突然闯进大家视线。
据媒体报道,美国出现的新冠新变种毒株XBB.1.5已经取代了原先的BA.5、BF.7毒株,并在短时间内成为美国新一轮的主流毒株。
而这个病毒,在上海、杭州等地都出现了,很多人都在焦虑:二次感染,难道要提前来袭了?
一瞬间,网上啥信息都有,各种不知来源的小作文随之而来,把民众搞得人心惶惶。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全网仅因一张不知来源的朋友圈截图,活生生把各大药店的止泻药都买脱销了。
可见民众的恐慌程度。
很多人会把复阳和二次感染搞混,其实他们区别还是挺大的。
这里老徐简单科普下。
根据北京疾控刊文介绍,复阳指的是感染者在症状基本消失后,检测结果又转为阳性,这时一般没啥症状,也无传染性。
而二次感染是一次新的感染,是痊愈后的再次感染,一般来说,依旧会出现临床症状,具有传染性。
根据国外的数据显示,复阳的概率非常小,从宏观层面来看不足以成为大家焦虑的源头,但二次感染不同,这等于再感染一次。
我们谨慎点,是对的。
那XBB的到来,会导致二次感染吗?答案是肯定的。
以目前美国、法国等地区的数据看,我们目前几乎可以预判若后面没有其他变异,这个系列的毒株会成为新一轮的感染源。
因为它的传播和狡猾已经超过了之前的毒株。
但是这不代表着二次感染会提前来到,因为所有的一切传播,都需要时间和条件因素。
就在昨天,中疾控重磅发声,表示我国短期内,由XBB系列变异株包括XBB.1.5引发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低。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现在国内流行的优势毒株依旧是BA.5.2和BF.7,人们被感染后,身体会自动产生抗体,并在短期内维持较高水平。
这一点我们没数据没经验,但可以参照下法国。
法国在21年底到22年初的第一波奥密克戎浪潮之后,已经经历了4波奥密克戎亚型的流行。
这意味着,法国在一年内不到三个月就要迎接一次新毒株。
与之而来的,是当地突飞猛涨的二次感染。
据一个研究团队的分析,法国自奥密克戎开始的疫情流行波次,自初次感染后的两个月起,再感染的风险开始增加,接近三个月时到达顶峰,然后开始下降。
这个数据,大大证实了人体在自然感染后产生的交叉免疫保护在再感染中起到的作用。
以此类推,即使国内人口密集,但病毒也不可能脱离常识一个月大规模感染两次,所以此刻其实不用那么焦虑。
但是,不会提前来,不代表永远不会来。
自从防控措施逐渐开放以来,国内已经慢慢踏入与病毒共存的状态,即便阳康,随着时间流逝,二次感染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
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实。
老徐在网上随便搜了下,发现目前对二次感染感到害怕的人非常多。
但老徐想呼吁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但没必要过于恐慌。
根据去年《柳叶刀-区域健康(欧洲)》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超过99%的二次感染都是轻症,只有少数为重度或危重,再感染比初次感染症状更轻。
这让我想起早前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案例。
坐标上海,有博主在网上分享了自己二次感染经历。
视频显示,该博主第一次感染的时间是去年3月底,当时他连续发烧3天,经常咳嗽,容易疲惫,但自愈后没有明显后遗症。
结果时隔半年,他又中招了。
所幸的是,他的症状除了鼻塞,喉咙痛之外,其他症状都没有,比第一次轻了很多,食欲和身体状态受到的影响非常小。
此外他还表示,自己身边很多朋友在二次感染后,也一样症状变轻了。
这样的例子,还不是少数。
在国外,重复感染也早已是常态。
据权威数据表明,最新流行株如BQ.1.1和XBB的重复感染率已达到40%,除了刚刚提到的法国,今年绝大部分国家都经历了四波重大感染高峰,多为不同突变株所诱导,平均三个月一次。
以美国为例。
据新闻报道,因为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不少美国人都重复感染了两次以上,一些极少数的病例甚至重复感染了五次。
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的24个州已有万例重复感染病例;在纽约州、缅因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再感染病例均超过了20万例。
反复感染,对于美国人来说早已不是新鲜事。
值得一提的是,反复感染并没有增加当地的重症率和死亡率。
据相关资料,近一个月,美国XBB系列变异株占比明显增加,但近几周的死亡人数依旧处于全年较低水平。
对于二次感染,老外比我们有经验得多,这让老徐开始好奇起他们在二次感染后会怎么应对,为此我去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结果你猜怎么着?我发现他们在二次感染后的共识,永远和第一次中招一样:居家隔离,吃药休养。
比如这个移居到美国的华侨家庭,在网上分享了他们全家的三次感染经历。
除了德尔塔那次比较严重外,剩下两次感染都比较轻微,也没有后遗症,治疗方法依旧是多喝水多休息。
而且大部分人的症状都比之前轻,并且很快痊愈。
那是不是就代表我们可以不把二次感染当回事呢?
绝对不是。
比如,网上也有人称自己二次感染后体感更加难受。
有的人一直高烧不退,比第一次感染的温度还高。
原因也很简单,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所以二次感染所呈现的症状也不同。
所以此刻要做的并不是恐慌、害怕,而是做好更多的防护。
要知道,现在还有很多人根本没有被感染。
老徐有个朋友在日本,这几年日本的数据一直高企,但他依旧没有中招过,除了他体质好外,跟他的防护有很大的关系。
他的法子就是,打疫苗,戴口罩,多消毒。
我们现在也要如此,只要做好防护,不要「摆烂」,二次感染就能晚来,甚至不来!
而我比较担心的群体,其实还是免疫力比常人更低的老人和小孩。
比如老年人,他们的免疫功能正在退化,即便阳康,抗体保护力维持的时间也较短;
再比如三岁以下的婴幼儿,他们的免疫功能还未健全,很容易二次感染。
二次感染没那么可怕,但也没那么无所谓。
如果在时间上参考法国、美国的经验,我国第二波流行开始的时间应该会在两三个月后。
而流行的优势毒株,正是比所有奥密克戎亚变异体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的XBB。
所以,面对未来即将到来的二次感染高峰期,该如何应对,很重要。
首先,该做的防护措施还要做。
戴口罩,积极打疫苗,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是避免二次感染最好的办法。
对于老人,小孩,基础病患者等高危人群,除了政府的努力,像退烧药,血氧仪等也可以按量给父母备好,尽量做到有备无患。
其次,要提高信息的甄别能力。
现在网上信息鱼龙混杂,极易引起恐慌,在面对小作文或一些来源不明的信息时,大家一定要擦亮双眼,要有基本的判断力。
稳住,才能更好地打赢这场仗。
毕竟病毒一直在升级,现在来个XBB,以后一定会有别的,我们总不能见到一个新毒株就慌一次,然后又开始各种疯抢,传谣,把生活弄得一团糟吧?
无论病毒再怎么发展,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做好充足的准备才是硬道理。
恐慌和焦虑,永远只会耽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