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小禾
有人说,一个人的内心有多强大,生一场病就看出来了。
病房里,同时住进两个病人,一位是五十岁的大叔,一位是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两个人患上了同一种病,不过,大叔的病情比小伙子严重一些。
但是,两个人对待疾病的态度截然不同。
大叔虽然精神不好,但是,他听医生的话,按时吃药打针。尽管身体不舒服,也不乱发脾气。随着病情的控制,逐步好转,最后康复出院。
相反,年轻的小伙子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他控制不住自己悲观的情绪,经常发脾气。抱怨自己怎么这么倒霉。疾病的痛苦让他难以承受。
责怪护士打针太疼,抱怨医生的治病水平太差,自己的病情总是不见好转。不听劝解,最后,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心念决定了他对待事情的态度。两个人对待疾病的态度,决定了他们不同的结果。那么,遇到烦心事时,如何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呢?
这本21世纪完整的预防医学《真原医》可以告诉你答案。能够让你在日常保健方式中,参透你不懂的身体科学,做一个明白的健康人。不仅有益于你自身的健康,还可以帮助你身边的人。
作者杨定一现任台湾长庚生物科技董事长、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分子免疫及细胞生物学兼任教授。
6岁由台湾随父亲移民巴西,13岁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巴西利亚医学院,21岁取得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康奈尔医学院生化、医学双博士,27岁担任洛克菲勒大学分子免疫及细胞生物学系主任(该校拥有全世界近30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最高峰一年在指标性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超过20篇重要科学论文,如《科学》《细胞》《自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其科学成就已达到诺贝尔奖级,被赞誉为“世界预防医学领域天才中的天才”。
已出版《真原医》《好睡》《丰盛》《静坐的科学医学与心灵之旅》《不合理的快乐》《时间的陷阱》《短路》《奇迹》《转折点》等多部畅销著作。
01与其改变坏习惯,不如慢慢去适应
熬夜、暴食、不运动,让我们的体重不断地增加,一些肥胖病也如影随形,给我们的身体带来许多的困扰。
于是,为了纠正我们的错误,减肥成为当务之急的首要目标。强制自己节食,以此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殊不知,不当的控制食物的摄取,不仅减肥效果差,容易出现反弹,而且会严重地影响到我们身体的健康。因为节食不当导致厌食症的事例,在我们身边屡屡发生。
那么,如何纠正我们的错误行为呢?
与其强制纠正,不如改变认知,保持平衡的心态。
就拿食肉来说吧。有人就爱吃肉,但是,体重又不允许他这么做。如果强迫他吃素,他会很不舒服,一旦遇到机会,他会大吃一顿。
杨定一博士告诉我们,要允许坏习惯的存在,可以换个方式,让他尝试吃素,慢慢感受素食的不同,让他的胃逐渐适应,最后,取得的效果反而更好。
02远离情绪的影响,专注当下的感受
同事大姐不幸患上了乳腺ca,得知确诊结果时,她大哭了一场。不同于别人的是,她接受了这个结果,没有过多的抱怨,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及时地进行了治疗。
我们去看望她时,她的身体恢复得不错,还在鼓励病友要有信心恢复健康。她说,与其自怨自艾,不如接受现实,积极地配合治疗。
杨定一博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