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显示,全球每40秒就有1人自杀。
这些人一般是不被注意到的,但他们却会陷入一边放弃一边发出求救信号的矛盾中。
而当有人注意到这些求救信号,伸出援助之手,他们就有可能被挽救。
杨紫的新剧《女心理师》讲述的就是一个心理师救赎患者的故事。
女主贺顿是一名心理咨询师,遇到过形形色色的来访者,自卑、暴食、莫名其妙流泪,贺顿每天都要倾听、开导他们,通过专业的分析和治疗,帮他们重拾自己。
有笑点,有泪点,剧情环环相扣,全员演技在线,最惊喜的是导演“文戏武拍”的手法足够惊艳,《女心理师》没有辜负观众长久的等待。
第一晚,冲上热播榜第一,全网热度紧随《斛珠夫人》。
沉寂了两年,杨紫再一次给观众带来了惊喜。
01故事充盈有质感,信息有效高质量
职业剧难拍?《女心理师》的核心是故事。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全剧最开始的三分钟长镜头,就已经暗示了整部剧的走向。
镜头跟随一个滑板男生穿过纷纷扰扰的人群,每个路人内心都有自己的波澜,每个路人都是剧里要讨论的元素。
一镜到底的手法和视觉效果,一下呈现出电影的质感。
不得不说,导演的镜头语言很有冲击力,让看似云淡风轻的节奏,暗藏着紧迫感。
一阵风吹来,一团雾或许就能散,但没有风,这种情绪就会无限扩大,不受控制。
也正因为这样,才有了心理师的存在。
我想跳楼,我在楼顶。
我跟别人吵架了。
贺顿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一位想跳楼的高三学生尤娜。
尤娜是一名艺术生,在看到爸爸给同学的母亲送高档西装时,误会父亲出轨,要和母亲离婚。于是她先是诬陷同学把她推下舞台受伤,然后爬到楼顶想要一了百了。
或许是放不下父母,或许是求生本能,驱使她拨通了免费心理咨询热线,刚好接通了28号的贺顿。
作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贺顿几句话就让尤娜放下防备,用理性思考缓解情绪,开始诉苦。
为什么选在今天这个日期?
听你的声音还不到20岁吧,如果我有个弟弟妹妹,他们也许遇到你这种无助的情况,这个时候能有人认真倾听他们,也许会好受很多。
尤娜的处境就是许多青春少女的缩影,同学情谊、父母关系,遇到心事却无处倾诉,深陷泥沼。
像歌词唱的:“每个人都有一段悲伤,想隐藏却欲盖弥彰。”
出彩的是,导演将每次治疗的过程都用各种道具形象展示出来,让观众更有代入感。
在和尤娜夫妻的咨询中,贺顿使用了“火柴疗法”。
一盒彩色火柴,每一种颜色代表不同意义,让他们通过火柴来回忆、寻找症结。
火柴亮起,关系破裂的夫妻也重新了解了彼此,不少弹幕直呼戳中了泪点。
在贺顿对一位孤寡老人的开导中,黑白棋盘的空间构建了心理患者内心的世界,意在展示贺顿进入来访者的大脑,与他们的潜意识进行对话。
这就是“文戏武拍”,不旦避免了拍到专业知识时的枯燥,也为科普心理学增添了不少的亮点。
从目前播出的前10集来看,整部剧剧情发展很快,逻辑流畅,环环相扣。想要一夜刷完全剧也不过分,观众已经完全被抓住眼球。
原著小说有底蕴,改编作品适应市场,成为《女心理师》突破爆款的关键。
02紧扣社会现状,戳中观众内心
除了抓人的剧情和出色的拍摄手法,《女心理师》最大的意义,是以心理师视角剖析社会问题,弥补了当今社会对“心理”关怀的空白。
通过前文提到的首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像尤娜一样需要被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