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里,我们会看见那些犹如波涛汹涌的情绪,在你人生的路途里肆意奔涌,而你似乎并未找到出路。情绪的问题,成为我们众多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如果你在大街上询问一个人,是否有过不开心,几乎每个人都会有,而有一种不开心,它看似寻常,却又隐蔽的让人不可察觉,这在很多不被理解的人事物里,让人委屈又难受。
它就是我们常常说起的抑郁症,而对于这种心理症状,在莫妮克·汤普森所写的《抑郁症自救手册》里,给我们科普了抑郁症究竟是什么,它有怎样的症状,我们面对它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一、当你在心灵低谷挣扎时,去认识它
当我们去理解一种心理症状时,它看似寻常而让人不经意间注意到它的发生和发展,它或许只是让你不太想去在原先的生活圈子里和人沟通,而在自己的角落里待着休息,而它之所以区别于我们一般情境下的心情低落在于它在大脑层面让我们自己感觉自己更糟,而这种感觉更糟会让自己更退缩回避,形成循环的消极情绪的延续。
就好像一件事发生了,你可以让它如风吹拂落叶,就这样过去了,而你执着于自己怎么会让风把落叶吹走,而没有及时地留下落下,恨不得停留在那个过去的时间去重新改变,但又无法改变,却把念头还是停留在那个懊恼后悔中,迟迟对自己自责沮丧,这种沮丧的情绪再一次让自己再面对有风吹来时自己的紧绷无措,形成一种无法自如的去面对风吹落树叶这样的自然景色。
在我们内心,它就像是一个无法遏制的自我抨击,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抑郁症带来的一种持续性的内在消耗。
二、大脑里的一场精神感冒,亦是你的收获
当我们了解抑郁症究竟是什么时,理解它就像是人大脑里的一场精神感冒,它必然是可治愈的,也是可识别并改变的,它并不是无声无息的,它是可以通过一些症状去辨别的,比如说,当你开始对外界的事物不感兴趣,睡眠过多或者过少,有时会贪食或厌食,经常会感觉到很累,当你想思考或者专注的做决策的时候,会感觉自己无法专注,甚至会产生一些死亡的想法或念头,这些都是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
面对这些症状,意识到并做出一些改变,是我们向内驱探索自己,认识自己的一个契机,在很多时候处于抑郁状态的人更容易会以“非黑即白”或“全或无”的方式看待问题,比如“我总是搞砸一切”或“她永远不会爱我”。
在这个时候,如何通过认知的改变,去对大脑里的非理性信念做出改变,是能够让我们获得改变的一种方式。在书中提及的“CBT是一种行动导向、聚焦目标的治疗方法,将抑郁症定义为我们的想法、行为和感受的结果。”
当以这样的方式拆解并逐个应对时,这场大脑里的精神改变就有了对应的解决办法,而我们走出这场情绪旋涡也就指日可待。
三、通过怎样有效的方法重回阳光心情呢?
当我们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想法、行为和感受来逐个去调整自己时,我们就把抑郁逐个课题分解成一个可量化操作的步骤,它对应着我们对自我的觉知和调整,从想法层面去理清哪些是不合理的想法,从而明白原来自己之所以产生的情绪是基于自己的消极想法或者错误想法,这种想法带领着我们走入一种偏执与无法从容的境地。
所谓转念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想法层面的改变。而因为想法是无法触摸与可见的,我们可以从行为层面去做出对应的矫正,让人能够就着行动去改变内在的感知与念头。
最简单的例子,当我们不想和人交流低落时,试试通过运动或者冥想这些行为,去专注当下与身体的觉知,从而获得身体与心灵的一种释放与从容,就着这种放松的感受,进一步消解低落颓靡的情绪,从而逐步的走出消极情绪。
在具体的技巧层面可以通过正念冥想,又或者自由书写,呼吸等方式来和内在自我链接,从而更有效地回到对自身的觉察和觉知。
《抑郁症自救手册》不仅描述了详细的特征和状态,让人们可以从中进行自我评估,并且附有具体解决办法,从中学到一些有用的技巧。对于这本书的使用,以自己最感兴趣最想解决的部分阅读和实操,是一种不错的体验,愿你在心情的低谷里,可以从中获益并走出下雨的心情,走向阳光明媚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