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最初没有手表和座钟,即没有能力精确到分秒计时,表示时间的概念很模糊。
古人最早把一天分为十二时辰,相对应的是十二地支,每一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
古人把“子时”称为午夜或子夜,时间大概在夜里十一点到下一点,正好两小时。
“丑时”在下半夜的一点到三点,“寅时”在半夜3点到黎明5点,“卯时”在黎明5点到上午7点,以此类推……
“戌时”的时间在傍晚7点到9点。(如图所示)
俗语“戌时不贪食,子时莫贪色,卯时切喝酒”的意思是:晚饭要少吃,半夜不要贪恋女色,早上别喝酒,这句俗语反应了古人养生之道。
具体来说“戌时不贪食”现在看来蛮有道理的。常言道:“早饭要吃好,午饭要吃饱,晚饭要少吃”,又如“要想人长寿,晚饭别吃够”,“过午不食”等等……
这些话的意思是说,晚饭一定要吃七成饱,切莫贪食。
我们都知道,吃过晚饭时间不长人要入睡,此时器官也要休息,你吃得太饱,晚上不干活,所产生的热量没处消耗,一部分就堆积在了体内。
无处消耗的卡路里就会慢慢使人越来越肥胖,肥胖会引起许多疾病,所谓“腰带越长,寿命越短”说明了一切。
从古至今的养生学家都认为晚饭切莫贪食。
“子时莫贪色”也有一定的道理,子时指的是半夜,这时候是老鼠活动的时候,如果你此时和老婆“嘿咻”,就会惊动老鼠,老鼠是个精灵,据说会算卦,到时候它不高兴就会祸害你(哈哈)。
其实是说白天劳累了一天要好好休息,半夜是人睡眠最深的一刻,此时是恢复体力的最佳时间,假如这时候做“床上运动”,睡不好觉白天就会无精打采,工作效率低下不说,甚至还会出现危险情况。比如操作机床,精神不集中就会出现伤人伤己的事情。
据专家讲夫妻同房最好的时间在临睡前,也就是晚上11点前。
“卯时切喝酒”这句话相当有道理。
我有个朋友嗜酒成瘾,一天可以不吃饭但不能不喝酒,有时我和他一起喝酒时,都不让他喝多,一是为他好也是为我好。
喝不尽兴不要紧,一般我都让他带一瓶酒自己回去喝,反正在家喝出事和我无关。
对于喝酒我朋友达到了神仙地步,早上起来能干喝一瓶,中午喝一瓶,晚上再喝一瓶,人称“三斤”酒仙。
我本来不喝酒,和他纯属生意往来。平时对他敬而远之。
好长时间没听到他消息了,有天一打听,原来他喝酒喝成了肝硬化,住院紧急抢救去了。
听说花了十几万,最后总算保住了一条命,不过年纪轻轻却成了废人。
早上喝酒伤害身体最严重,起床后肚里空空如也,酒精全部被吸收,肝脏负担太重,胃黏膜被灼伤,久而久之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短寿是肯定的。
综上所述,古今养生之道还是有相通之处的,一些老人言到现在仍有其教育意义,大家还是听老人言吧!
文/秉烛读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