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泉州晚报」
生活中,人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很好吃的东西,适当吃一点回味无穷,但当没有限制地过量食用后,却可能出现“太腻了”“吃吐了”的感觉,甚至导致连续几个月都不想再碰这种食物。老中医林禾禧介绍,在闽南地区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少食好滋味,贪食无口味。”说的就是这类现象。
林禾禧解释,人的舌头有识别食物的功能。当人们享用美食时,首先感受到的是食物的滋味。食物味道好,大家吃起来就津津有味,吃了还想再吃;食物不好吃、味道差,吃的人就会觉得痛苦,甚至一口就吐掉。食物入口后,被舌头识别到,会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舌头搅动食物,牙齿嚼碎食物,让食物与唾液混合,让其中的唾液淀粉酶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因此,吃食物时不要吃太多,最好细嚼慢咽,让舌头充分体验食物滋味,享受美味佳肴,提高营养成分的摄入,获得更多生活乐趣。如果过量食用,或者狼吞虎咽,食物在口腔中停留时间很短,大大降低了美食的体验感。同时,贪食或者吃太多,不仅容易过饱,影响后续肠胃的消化吸收,不利健康,还容易让人觉得“腻”,导致很长时间都不想再吃这类食物。
□本报记者许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