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食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心爱人请远离暴食吧 [复制链接]

1#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但同时也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因此,有些人会选择运动、倾诉、听音乐等方式来解压,而有些人会选择暴食来解压。今天,就让小编带你们了解一下暴食症吧!

一、定义

暴食症指反复发作的、不可控制的冲动性暴食,继之采用自我诱吐、导泻、利尿、禁食或过度运动等方式来抵消体重增加的一种进食障碍。患者会出现肥胖等一系列健康问题,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特征

01

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暴食,在短时间内吃掉大量的食物,进食量远远超过正常。

02

在发作时觉得对进食失去控制,即感到无法停止进食,或不能控制进食的食物和数量。

03

在初期,患者对自己的暴食行为感到害羞,常是秘密进行,且患者渐渐会对自己极度不自信。

04

有的患者不采用直接清除食物的方法,而是增加体能消耗,如快速活动、增加体育锻炼等,活动量大大超过正常,且影响生活正常进行。

05

患者过分重视自己的身体外形,经常感到不满意。

06

一般减肥人群患有此症状的现象多一些,因为他们长期拒绝想吃的食物,待有想吃的意念时,就开始报复性的将想吃的全部补回来。

三、病因

01

遗传因素

进食障碍存在家族聚集的现象。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神经性贪食症可能是复杂的遗传性疾病。

02

心理因素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的性格心理特点,包括低自尊、抑郁、冲动、对亲密关系恐惧、无能感、追求苗条、自我期望高、情绪不稳定等。

03

社会因素

患者对“苗条”的追求,深受“瘦”文化的影响,也可产生对食物的压抑,甚至呈现反转,表现出暴饮暴食的行为。

04

家庭因素

如单亲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家庭混乱、父母的冲动性格等。

面对暴食症,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四、解决措施

1

药物治疗

(1)降糖药

主要应用于2型糖尿病所引发的食欲亢进。包括磺酰脲类促泌剂、二甲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苯茴酸类衍生物促泌剂、GLP-1受体激动剂、DPP-4酶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及胰岛素。

(2)异丙嗪

此药有镇静催眠的作用,减轻恐惧感。

(3)阿米替林

此药的镇静作用较强,6岁以下儿童禁用。

2

心理治疗

暴食症的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行为治疗和人际关系治疗。多项研究显示,认知行为治疗对暴食症是有效的,几乎所有研究都加入了心理宣教内容。自我监测和认知评估是认知行为治疗的关键步骤。

3

家庭处理

对于发育期的生理性食欲亢进,家属需要及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