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长喂养孩子的过程中,“厌食”是很多孩子的通病。在喂养过程中,一到吃饭的时候胃口就不好,看到饭也不想吃。
家长为之头疼,有的追在后面喂,有的则强迫孩子吃。但是这样的喂养方法,虽然达到了喂进去饭的目的,却不利于孩子的营养吸收。
所以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只有让其自己主动吃饭,增强孩子食欲才是关键。因此家长需要及时调整,挖掘孩子不爱吃饭的内在原因,才能让“厌食”的负面情绪,不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知道其原因,“对症下药”是关键。
01孩子不爱吃饭的原因
孩子之所以不爱吃饭,原因有很多。家长只有挖掘其根源,才能真正的解决“厌食”的问题,帮助孩子健康长大。
1、孩子想自己吃饭
随着孩子的长大,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事情都喜欢亲力亲为。因此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受自我意识的驱使,孩子会渴望自己吃饭,这是会拒绝父母的喂食。在父母的眼中也就变成了不想吃饭“厌食”的表现。
2、饮食不规律
孩子之所以出现“厌食”,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因为饮食没有规律。即表示到了饭点不吃饭,影响了孩子的生物钟,使肠胃消化不规律,即便是到了饭点也不会想吃饭。
3、过度吃零食
面对着丰富多样的零食,孩子往往缺乏抵抗力。所以一旦过度食用零食,特别是一些甜食或者膨化食品。会导致孩子肠胃功能紊乱,造成饱腹感的假象。另外摄入过多的甜食会影响孩子的中枢神经,容易让其兴奋,最终影响食欲,产生“厌食”的现象。
4、抵抗能力下降,身体生病
孩子的抵抗力下降,身体生病,也是导致孩子“厌食”的一个原因。身体被疾病困扰,势必会影响食欲,产生“厌食”。
5、饭菜制作出现问题
在饭菜的制作上,如果父母的制作过于单一,食材总是重复,会造成孩子吃腻的现象。同时在制作上,过于油腻,缺乏多样性,最终则造成“厌食”的行为。
6、挑食
孩子若碰到自己不喜欢吃的食物,便会有意回避或者特别抗拒。比如像青椒、芹菜等一些有特殊味道的食物都会引发孩子的挑食。
02面对孩子的“厌食”父母如何应对
“厌食”的原因与孩子本身和家长都有密切的关系,想要纠正孩子的厌食,正确应对才能促进孩子的食欲,让孩子爱上吃饭。
1、三餐有规律
想要改变孩子厌食,就要从小树立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有规律,不要早餐吃得晚或者三餐变两餐。
2、食物清淡,多样
在给孩子制作食物时,食物的选择要多样,荤素搭配,注重营养。在1岁之前尽量不要给孩子吃盐,吃盐过早不利于孩子的肠胃健康,摄入过多的盐分则会增加肠胃负担,使孩子的味觉受到刺激,不利于以后的饮食。口味清淡,烹饪时注意色、香、味,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的食欲。
虽说不能孩子喜欢什么做什么,但是在食材的制作上要下功夫,适当的迎合孩子的胃口,爱吃和不爱吃的互相搭配。在制作上体现童趣,多样,可以大大地促进孩子的食欲。
3、创造愉悦进餐环境
吃饭虽说是一件小事,但也要注重氛围,愉悦的氛围能促进人的食欲。所以在吃饭前尽量不要训斥孩子,影响孩子的心情和食欲。
在吃饭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放一些轻音乐,缓解情绪。家长同孩子一起进餐,让孩子心情愉悦,使吃饭和开心联系在一起,能大大增加孩子的食欲,减少“厌食”。
4、让宝宝体会饥饿感
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厌食”,总是盲目的着急、焦虑,为了能让孩子吃饭,追着喂食,这样的方法往往会造成积食。所以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分析原因后,适当的让其体会饥饿感,能刺激食欲。
因为肚子饿了想吃饭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若孩子在非生病的情况下不想吃饭,这个方式是十分有用的。特别是应对挑食、不好好吃饭的孩子,出现挑食、厌食的时候,能狠下心把饭拿走,这顿没饱,下顿饿了自然而然的就会吃饭了。
5、增加户外活动
在生活中家长要多带孩子外出,适当的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增加孩子的体力消耗,可以有效地促进其食欲。因为孩子年龄小,精力旺盛,若缺少锻炼,体力得不到消耗,食欲也会下降。所以适当的运动也是解决“厌食”的方法之一。
6、不要总是强迫喂养,造成心理压力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吃得好,所以当遇到“厌食”时,会强迫喂养孩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