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为何人们常说,70岁及以上是有福气?
首先,一旦年过七旬,患重病的可能性大幅降低。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多数病症的高发阶段都在40岁到65岁之间。举例而言,肠胃病的高峰期发生在30到50岁之间,而骨病则在40到60岁产生峰值。对于癌症而言,其高峰期则分布在50岁到65岁的范畴内,但也有颇多差异。
这是由于年龄在40岁到65岁之间,身体的衰老速度会急剧加快,身体的代谢能力和免疫能力也会下降,导致疾病的发生更加容易。
如果能够健康地度过70岁,便表示身体状况已经进入“稳定期”,将来生病的风险也会降低,这自然是福气的体现。
在70岁之后,没有心理上的压力。
许多年过七十的老人迎来了“三世同堂”的时期,已经完成了社会和家庭任务,不再心理负担,生活无忧无虑,同样具有幸福。
想做什么都可以去尝试做
孔子曾述,“七十岁时,可毫无束缚地做自己心愿,不超越界限。”意即老者到了70岁,可随意施展自己,毫无压抑和担忧。他们可尽心喜欢的事和追求理想,因而能活得充实和满足。70岁真是一种福气,可谓毫不夸张。
我们中国有句谚语叫做“居安思危”,意思是在安乐之中也要紧记防患于未然。虽然70岁被认为是老年人的福气,但同时也是需要面对的困难。只有那些拥有长寿潜力的老人,才能更有可能跨过这道难关,拥有健康长寿的生活。
即使已经达到年龄的“坎”,长者拥有两大长寿“优点”,令人欣慰
一:虽有轻微的疾病,但从未遭遇过重病。
希望一个快到70岁的老人身体健康,实在不容易。老人若强行治疗小病,反而可能损害健康,给身体带来负荷。
因此,那些能够长寿的老人,通常都只有轻微的疾病,像是高血压、高血脂等,他们会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循服药的时间,并积极配合治疗,这些疾病并不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太大负担。但是,对于诸如癌症、肿瘤、心脏疾病等严重的疾病,老人们也需要注意预防。
二:思虑周详,但不过度焦虑。
若无“所思”,如同失去目标,使生活缺乏动力,导致老人心情低落,加速了他们的老化过程。因此,即使是快临近70岁的老人,也应该学会寻找生活中的目标,像培养一门兴趣爱好,或制定旅游计划等,都是出色的目标。只有拥有动力,生活才会变得耀眼。
老人虽有心事,但不宜过于牵挂,如子女矛盾、邻里纷争、夫妻争执等应少计较,保持豁达开朗,减轻负担,身心健康更有保障。
老年人若具有上述两种特点,则其生活品质和长寿概率将得到提升,而迈过70岁这个重要的阶段则也将变得更加容易。
巩固寿命,在70岁后,老年人应该减少做3件事情
第一条:减少贪食“美食”
许多年纪超过70岁的老人认为他们的寿命可能很长,所以想要放纵一下,享受美好的味蕾体验,品尝更多美食来宠爱自己。
尽管70岁的老人身体逐渐趋于稳定,但他们的肠胃消化能力仍不像正常成年人,因此虽然山珍海味美味可口,但过多地摄入会增加消化负担。因此,70岁后的老年人仍应在饮食上坚持清淡少油,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才是理想的饮食能量来源。
第二条:减少发脾气,不苛求细节问题
生气对于7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是一项极为不良的习惯。经常生气除可能给他们带来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外,还会增加他们罹患老年痴呆、抑郁症等疾病的风险。此外,频繁地陷入消极情绪中既可能减弱身体细胞的活动性,还可能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这不利于促进长寿。
因此,保持平静,开放心态,才能获得健康的回报。
第三条:减少竞争
竞争本质上是攀比行为,年轻人透过竞争可以应付压力、提升社会精神。
针对70岁以上的人群而言,过于追求与他人竞争、攀比并不适宜。竞争中的争斗常常会对心理状况造成极大的压力,同时竞争的过程中也有意外和伤害的风险。如果能以“旁观者”的态度平心静气地处理问题,往往可以更轻松、更健康地度过。
70岁不仅是福,也是坎
因此,尚未到达这个年龄的朋友们应该在健康的基础上打好自己的长寿目标并坚持努力;而那些已超过70岁的老人,则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生活,避免生活中的“绊脚石”影响自身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