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食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世界精神卫生日青少年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 [复制链接]

1#

现今,精神卫生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世卫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其中四分之三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而在大多数国家中,只有不到2%的卫生保健资金用于精神卫生,且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者、半数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和四分之三的滥用酒精导致精神障碍者无法获得简单、可负担得起的治疗或护理。

此外,在世界范围内,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于自杀。精神健康障碍已成为严重而又耗资巨大的全球性卫生问题,影响着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

年10月10日,是第30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

焦虑、抑郁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层出不穷。

焦虑的表现烦躁不安,或感觉紧张

容易疲劳

难以集中注意力

易怒

肌肉紧张

睡眠障碍

抑郁的表现大部分时间都持续悲伤、焦虑或空虚的情绪

无价值感或过度内疚

对曾经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或乐趣

持续失去能量或疲劳

难以思考、集中注意力、记忆或做出决定

失眠、早醒或睡过头

食欲的显著变化导致体重意外减轻或增加

可观察到的精神运动性激动或烦躁,或精神运动性减慢

绝望或悲观的感觉

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的想法,企图自杀

1.为什么会产生焦虑、抑郁?

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抑郁和焦虑是比较常见的两种情绪。当你压力过大,超过了心理调节能力后,就可能出现焦虑或抑郁。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恐惧、压力下,也不能表达自己,抑郁情绪积压后,就容易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焦虑的真正原因是人类有能力想象未来。它在不确定性中找到了沃土,如今世界上有很多不确定性。无论是关于自己的健康、工作或爱情生活,还是气候变化或经济衰退。

偶尔的焦虑是完全正常的,也是生存不可避免的代价之一。焦虑提醒我们注意危险,迫使我们注意,并敦促我们做好必要的准备来保护自己。但有时担忧会加剧或持续存在,无休止地在大脑中萦绕,并损害其运作能力。抑郁症的原因有很多。遗传因素可能在设定对某些类型事件的敏感性水平方面发挥着复杂的作用,包括神经系统对压力和其他挑战的反应水平。科学家们知道不涉及单个基因:许多基因可能在导致脆弱性方面发挥着很小的作用;与环境或其他因素共同作用。

然而,抑郁症也可能发生在没有家族史的人身上。有重要证据表明,恶劣的早期环境——尤其是童年时期遭受虐待或忽视等严重逆境的经历——会改变神经系统对痛苦或威胁事件的敏感性,从而容易患上后来的抑郁症。

失败、拒绝、社会孤立、失去亲人、或在实现关系或任何其他生活目标时遇到挫折或失望的经历,通常先于抑郁症发作。出于这个原因,许多研究人员将抑郁的消极情绪状态视为基本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需要新策略的痛苦信号。他们还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抑郁症是由于缺乏处理消极情绪的技能所致。

2.如何理解焦虑、抑郁?

从动力学的视角来看,

首先,焦虑和抑郁的症状都是自我呈现的某种表象。这与个体精神机制的运转相关。个体精神机制的运转方式不同于意识层面的理性思考,是我们内心的无意识空间,是某种特殊视角选择的应对方式。

如果我们把学习的内容本身当作是个体外在世界的一个对象,学习的过程在象征化的视角来看犹如个体最终占有或拥有这个对象。意识层面,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可以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只是我们内在的精神机制的运作显然不是按照意识层面的套路来出牌的。

我经常举睡眠障碍的例子,很多人睡不着不是外界因素,因为当事人自己都可能已经自我安慰无数遍,告诉自己“是时候该睡觉了”,但显然无效,这种情形如也无法靠睡前按摩、牛奶或听音乐之类的方式得到有效处理,是当事人自身内在有一股阻碍自己入睡的力量。

借助睡眠障碍的例子,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层面都想好好努力,但潜意识也许存在某种对抗的力量。如果这股力量得不到领悟和修通,会一直干扰我们和外界的关系。我们可以尝试用生活中的场景来做些粗浅的理解。小朋友们看到喜欢的玩具时反应可能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孩子能够直接表达“我想要”,而有的孩子会找个理由,比如“那个玩具那么贵,一定不好玩”之类的话来拒绝自己其实想要的东西。事实上每个孩子的反应都不会完全一样,我们可以用连续谱的视角来看。每个个体都在这个连续谱的某个点位上而已。拒绝玩具的孩子内心有个早年经验,这导致孩子选择用这种拒绝的方式来防御自己不受到伤害。

回到学习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作是个体对外界的“拒绝”。这种拒绝中隐含了否认和攻击。在拒绝玩具的场景中,孩子表象上是对玩具的拒绝,实际可能是在表达对可以被好好关爱、好好善待、好好照顾的否认(防御)。这与现实中的父母无关,是孩子内心体验的外在呈现(比如留守儿童的父母,可能把大部分的收入都用作家里孩子的养育,但幼小的孩子无法理解这一点,更多直接体验为父母和自己的分离)。

之所以对被善待会有拒绝,往往来自于个体的早年经验。如果被善待、被爱是踏实、稳定的内在经验,个体的拒绝不太可能出现。恰恰是这种经验太过于缺失,导致内心不觉得能够真正拥有,哪怕遭遇到,也会面临随时都会丧失的风险。换句话说,爱(获得、拥有)的体验若是带来的是更多的焦虑,那不如在一开始就拒绝(否认和攻击)。至少这样就回避面对爱的丧失带来的抑郁,那可能是更难以面对的痛苦。

别人的成功带来自己更多的苦恼,这个场景中好像别人的成功夺走了自己本来可拥有的好东西(比如被爱)。似乎自己永远的丧失了爱。我们在内心把别人幻想成了一个破坏或剥夺者。这些也显然还是和个体的精神机制的运作相关。修通内心世界的冲突和困扰,才可能真正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焦虑。

我之前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

高二的时候被诊断为焦虑症和抑郁症。我经常因为别人在好好学习,积极提问,就会注意力不集中,非常害怕。我很喜欢学习,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一次晚自习,我发现自己的注意力没平常集中,学习状态没平时好,那天晚上就一直在想是怎么回事,一直找原因,想把状态扳过来,可是最后什么原因也没找着。第二天还在想这件事,再后面就渐渐听不了课了,注意力完全集中不了,特别紧张,在后面就有了一些强迫思维,一直想着自己的手腕很细,一想这个就感到特别恐惧,写作业时不得不用校服把左手腕包裹起来,压在桌子下面不让自己看见,挣扎着写作业。在痛苦中挣扎着学习了一年,高三实在受不了,就天天请假,一直逃避学习。后来到了大学,还是一学习就会紧张害怕,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大学一直逃课,逃避学习。我一般痛苦加深都是和学习有关,比如遇到某个问题,别人写出来了,自己没写出来,就会非常否定自己,觉得未来没有希望,注意力总是不集中,经常失控陷入焦虑和抑郁,觉得自己什么也把握不了。

这个案例中的当事人,对自我要求高的部分,已经隐含了一个苛刻的对待自我的力量。很可能是在早期自我的其它部分比较孱弱,无法和这部分抗衡。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使得自我的其它部分发生改变,导致与苛刻部分的冲突,从而引发了焦虑。另一方面这个苛刻的部分本身,是个体身上自我破坏性的表达。强迫自己接受自己并不一定想要的东西。犹如摄食障碍,明明已经吃饱了,还会狼吞虎咽,胡吃海塞。这个场景中吃下去的食物已经不具备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反而对身体是种破坏性的攻击。个体在内心无法整合食物的好坏,导致现实也无法分辨和处理自己与食物的关系。某种意义上来说和学习障碍类似。学习障碍可以类比于厌食症,只不过严重程度不如厌食症而已。

3.如何治疗焦虑、抑郁?首先,我们要区分开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和焦虑症、抑郁症。

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会经历很多不同的阶段,而每个阶段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压力,这种情况下就会触发我们的焦虑或抑郁情绪,这是正常的情绪表现。

而有的人能够很好地调节心理机制,有的人则会触发童年体验到的痛苦的感受,再次重演童年经历下发展起来的保护机制,比如否定自己、给自己提要求等等,都会加重现实事件本身带来的压力,从而导致焦虑和抑郁情绪持续发酵,陷入心理困境无法“自救”,严重到一定程度就会发展为抑郁症、焦虑症。

焦虑症、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来决定需不需要服药,但是心理治疗一般都是必要的。

借助心理咨询,尝试靠近内心的焦虑与恐惧,理解情绪的真实意义,咨询师的理解和解释最终帮助我们能够慢慢领悟对客体(对象)的体验,整合与外界的关系,从而处理冲突,最终修通焦虑。PS:这里只是简短地介绍了动力学取向的治疗方法,其他还有认知疗法、暴露疗法、森田疗法等治疗方法,均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疗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