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食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五个真实故事,让你更懂罗湖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雀斑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8714463.html

近期,境外输入引发的

本土聚集性疫情先后波及多个省份

疫情防控依旧不可松懈!

自年初至今

在这全民抗疫的一年多时间里

罗湖11个健康驿站

累计接待逾3.6万人

成为疫情重点地区返深人员的停靠点

面对没有硝烟的战疫

医护人员、安保人员、社工等

一线工作者驻守在各个驿站

提供细致的人文关怀

打造严谨的防疫闭环

做好城市抗疫“第一道关卡”的守门人

“小驿站”“大合力”

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细节……

温暖和力量一直都在

今天,我们带领大家一同感受

罗湖健康驿站的温度

笋岗维也纳驿站/p>

货车司机在罗湖驿站捡回一命

讲述人:罗湖区妇幼保健院护士长郑高坪

年9月开始,笋岗维也纳驿站专门接收跨境货车司机,相当于是司机驿站。每位跨境货车司机入住时我们都会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每天进行健康检查,当时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货车司机陈先生。

9月6日,医护人员正在为货车司机进行健康问诊时,陈先生说自己身体很好,不愿意检查。医护组耐心解释和劝说,请他配合。结果一测血压,发现血压竟然高至/mmHg,极易发生心血管意外。现场医护人员立刻紧张起来,但是陈先生始终不接受治疗工作。

我们连忙联系心内科专家进行会诊,但陈先生仍拒绝配合。直到有一天凌晨四五点钟,刚下班的陈先生照例测量血压,血压值依旧高居不下,在医护人员的反复劝说下,他才接受了治疗。

后来服药后血压逐步恢复到正常,他也感觉身体轻快了许多,离站前对我们说道:“非常感谢你们让我在这里捡回了一命,其实之前我一直有头晕,我没当回事,现在想想其实挺后怕的。”驿站每天都在发生各种故事,我们也会一直坚持做好服务工作,为隔离人员排忧解难,传递温暖。

#点击图片聆听更多故事#

晶都驿站/p>

数次想要自杀的年轻母亲得到专业治疗

讲述人:罗湖区东门街道社康全科主治医师、外科医师、精神科医师方卿

年8月15日,一名从香港入境的28岁年轻母亲入住这里。在20日,我们在查房时发现她有轻生倾向,情绪很不稳定。

经过沟通询问后得知,她有产后抑郁倾向,但没有接受专业治疗,加上没有家里人陪在身边,经常情绪低落,曾有轻生举动。

8月21日凌晨1点多,她的房间传出水声且持续了较长时间。我们紧急出动,轮流和她耐心沟通,安抚她的情绪。我们一名女性安保人员还坐在房门口陪着她到天亮。

后来和这位母亲的家里人成功取得联系,医院接受治疗,这场潜在的安全隐患也得到了顺利的解决。虽然每天都会面临不同的状况,但也收获许多温暖,印象最深刻的是收到一名小女孩写给我们的一封感谢信,文笔稚嫩,感情却真挚又珍贵。

#点击图片聆听更多故事#

安心驿站:

走出驿站的她希望成为抗疫志愿者

讲述人:医院护理部干事魏晓薇

安心驿站是罗湖第一个健康驿站。驿站搭建当天,我们就接待了第一批14名密切接触者。第一位来安心驿站住医院实习回深的护士,隔离结束后,她对我们说:“我出去后,能否加入志愿者队伍?”当时听到这句话我热泪盈眶,感觉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

那段日子里,驿站每个人互相温暖,彼此给彼此力量。起初清洁阿姨不敢去打扫卫生的时候,我带着她们一起做工作;老家在湖南的蒋护士瞒着家里人在隔离区工作,每次家里来视频她都以在上班等理由推脱掉;疾控中心的尹医生,自己妻子生产时都不能陪在身边……

在年元宵节时,我们手工做汤圆,为隔离人员送上一份温暖。让我感动的是,很多隔离人员走出驿站后,给我们发感谢信、捐赠物资。回想起这些,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了不起!

#点击图片聆听更多故事#

竹园驿站:

19岁花季少女隔离病房内敞开心扉

讲述人:医院集团社管中心综合保障部副主任唐家俊

我非常清楚地记得,年6月4日小徐的隔离期结束,她站在感谢墙前泣不成声地说道:“真的很谢谢你们,给了我这么多温暖。我能给你们每人一个拥抱吗?”

19岁的小徐是一名从香港入境的隔离人员,一开始入住的时候很不配合,情绪起伏很大。我便与心理咨询师上前了解情况,得知小徐在入站前几天有过自杀经历,还患有抑郁症和暴食症。

我们立刻联系了有关专家会诊,制定解决办法,反复和小徐沟通交流,同时邀请专门的老师作干预治疗。经过几天的相处,小徐也慢慢向我们敞开心扉。

小徐隔离期结束后,她给了我们每一位医护人员一个大大的拥抱。顿时,我深刻地感受到温暖是相互的、是彼此给予的。隔离病房隔绝病*,却不隔爱。

#点击图片聆听更多故事#

新都驿站/p>

联系护士担任“摄影师”

隔离人员感受初为人父的喜悦

讲述人:罗湖区卫生健康局医*医管科四级主任科员林晓伟

年7月3日,一名从香港返深的准爸爸赵先生入住新都健康驿站,我们的工作人员在登记时察觉到他的情绪不是很稳定。

赵先生入住驿站后,我们了解到他的妻子宋女士即将分娩,而他正处于隔离期无法陪伴在侧。我们马上安排专人,每日与宋女士保持通话联系,医院和护士长,评估宋女士的身体情况。

年7月11日,宋女士进入产房,等待分娩。赵先生仍然处在隔离期,我们联络在现场的产科护士担任“摄影师”,第一时间让赵先生感受初为人父的喜悦。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下午3点左右,赵先生在驿站里看着手机里的孩子喜极而泣,激动地向我们表示了感谢,我们也很替他高兴。因为常有这些感动的瞬间发生,驿站的温暖才会一直在。

#点击图片聆听更多故事#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

罗湖铸就疫情钢铁防线

今天我们通过五篇故事

打开健康驿站里的日日夜夜

这里,许多人来了又离开

却沉淀下同心抗疫的坚定力量

还有更多发生在健康驿站温暖的故事

未完待续……

#点击图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