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食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没被诊断为抑郁症,为什么医生还要开抗抑郁 [复制链接]

1#
有网友提出疑问:“医院就诊,没有诊断出是抑郁症,而是其他的疾病,为什么医生要开抗抑郁的药物?是不是开错了?”还有网友问:“医生给我的诊断明明是焦虑症,为什么开的药却是抗抑郁的?”或者“我得的是强迫症,为什么要吃抗抑郁药?医生是不是乱用药啊?”


  别误会!

医生这么做都是有原因的。

临床上,很多没有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被医生建议服用抗抑郁药,这些患者有的甚至没有明显抑郁症状。

例如,精神心理科的专科医生会给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慢性失眠的患者处方抗抑郁药;还有些非专科(疼痛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心内科等)医生也会给患者使用抗抑郁药,而这些患者的诊断都并非是“抑郁症”。

在过去的20年里,医生开出的抗抑郁药都用于了哪些患者?


  为了寻求答案,来自麦克吉尔大学和马萨诸塞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加拿大魁北克~年的医疗数据进行了分析,涉及名患者和名医生。

调查结果表示:近一半非抑郁症患者,都吃过医生开出的抗抑郁药!而正儿八经的抑郁症患者只占其中的55%。


  其中,焦虑症、失眠、疼痛和惊恐障碍的患者,分别约占18%、10%、6%和4%;偏头疼、注意力缺陷及消化紊乱者等也是使用抗抑郁药的“常客”。

患者没有被诊断为抑郁症,医生为什么要给他们开抗抑郁药?

01

第一,很多新型抗抑郁药不仅可以抗抑郁,还可以抗焦虑、抗强迫、抗恐惧。在正规的医学教材和治疗指南中,抗抑郁药也被推荐用于治疗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疾病。另外,有些新型抗抑郁药,一天只需服一次,副作用小,安全、有效。当患者拥有抑郁情绪时,医生也会开抗抑郁的药物。

一些患者不能或不想就诊专家时,初级保健医师会为其开出抗抑郁药进行睡眠障碍和疼痛等的管理以帮助患者,或许这是抗抑郁药很大程度上应用在非抑郁症患者的原因。虽然这样做或许可以为患者提供安全感,但经专家的明确诊断再用药也是非常重要的。

02

第二,很多非专科医生给躯体不适感的患者完善相关身体检查后未见明显异常,这时多数医生会建议患者就诊心理科,医院的非专科医生也会自行开一些抗抑郁药物。

这些患者部分合并有明显抑郁、焦虑症状,抗抑郁药能改善抑郁、焦虑症状进而改善躯体不适感;另一部分是单一的躯体形式障碍(无明显抑郁、焦虑症状),这类患者多为大脑功能紊乱引起的躯体不适感,抗抑郁药也能改善大脑功能紊乱而有效改善躯体不适感。

03

第三,一些抗抑郁药有一定镇静助眠作用,可以用于慢性失眠的治疗。抗抑郁药没有成瘾性,可以长期服用。但安眠药属于精神类药品,有一定成瘾性,国家严格管控,不可长期服用。所以,对于慢性失眠的患者(多伴有一定的焦虑)是首选没有成瘾性的药物进行治疗,具有镇静助眠作用的抗抑郁药便是首选药物之一。


  最后,抗抑郁药治疗强调对症治疗,抗抑郁药常用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当非抑郁症的患者有明显抑郁症状时也会联合抗抑郁药治疗,比如脑梗后抑郁、精神分裂症后抑郁、产后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神经性贪食等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