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食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宝宝何时添加辅食最好抓住味觉敏感期, [复制链接]

1#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多个敏感期,每一个敏感期,宝宝都有特定的行为特征。当宝宝四个多月的时候,会逐渐进入“味觉敏感期”。

球球四个月了,最近妈妈的奶水越来越不够他吃了,总是吃完了奶还是饿的哭闹。妈妈还发现大人吃饭的时候,球球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边看边流口水。妈妈夹起菜送到球球的嘴边,他还张着小嘴哼哼着想吃。

妈妈试着让他尝一尝柠檬,他立马被酸得皱眉,又给他橘子咬,他尝到了甜甜的味道,小嘴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一副很高兴的样子,妈妈装作要把橘子拿走,他还会紧紧抓着往嘴里塞。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妈妈明白了,球球是进入了“味觉敏感期”,应该添加辅食了。

味觉敏感期是宝宝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对宝宝来说也是很重要的阶段,家长一定要弄清楚味觉敏感期的概念和意义。

什么是孩子的“味觉敏感期”?

我们的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等,其实也是在随着孩子不断成长之中出现的。

孩子一开始最为明显的可能就是味觉,特别是在接触到了食物之后,也会刺激他们味觉。

大部分的孩子表现出来比较明显,挑食,偏食,厌食的症状,或许就有可能是父母在一开始给孩子喂养食物之时,选择了他们极其不喜欢的味道,而这种大脑记忆,致使孩子未来对于这些食物较为抗拒。

我们想要给孩子补充营养,也必须抓住“味觉敏感期”,让孩子对于食物产生比较明显的兴趣。

正常情况下,在孩子6月到10月个月左右的时候,他们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味觉敏感。

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爸爸妈妈给他们喂食的时候,孩子也会感知到食物的味道。

这也是他们区分母乳,以及其他食物一个比较关键的阶段,除此之外,孩子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真实的感受到自己所吃的食物,和母乳之间的差异,比如说液体及流食等,他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其关键的。

当然,有一部分宝妈总是会心疼自己的孩子,毕竟在吃辅食的时候,大部分的孩子因为没有尝试过,总是会以一种拒绝的态度。

可是这是孩子必经的一个过程,如果父母不愿意在孩子小的时候逼迫他们,一般很有可能导致孩子慢慢的对于食物的感知不太明显。

最为严重的,也可能导致宝宝,日后对于食物没有明显的兴趣,长时间如此可能还会导致厌食症的出现。

当然我们也会发现孩子在“味觉敏感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些年轻的宝妈也不懂得如何给孩子补充不同的营养,这就有可能造成孩子的身体发育不良。

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在孩子“味觉敏感期”,父母到底应该做什么?同时介绍几种微量元素以及补充的方式。

抓住宝宝的“味觉敏感期”,保护味觉天赋是关键

既然宝宝的味觉是天赋异禀的,出生就是高配,在成长期会有所减退。想要宝宝味觉好,保护味觉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一岁以下远离盐

因为宝宝身体的各项机能还没有发育健全,宝宝摄入太多的盐分,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一般都会建议一岁以下的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以清淡为主。、

一岁以内不要加盐,一岁以后可以少量加盐,但不要以成人的口味为参考。每天的盐量的摄入在1克左右就可以了,清淡饮食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护宝宝的味觉。

孩子的辅食制作是非常有讲究的,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很关键,怎么制作就更关键。很多妈妈不会制作辅食,就按照大人的菜谱来给孩子做,导致孩子吃得不消化,反而会伤害孩子的脾胃引起积食。

所以建议妈妈们在养育孩子中要学着制作辅食。这里强烈地推荐一本受到万千妈妈追捧的辅食书《每周辅食吃什么》。

这本书从宝宝六个月添加辅食开始,一直到孩子三岁的食谱都有了,并且详细到每一周每一天的食谱安排。

比如10月龄孩子一周的食谱举例,比如周一第一顿喝奶粉或是母乳加餐一块苹果,第二顿吃奶粉或母乳,第三顿吃生菜软米饭,第四顿吃母乳或奶粉加餐一个淸甜翡翠羹,第五顿吃鸡胸肉软粥,第六顿喝奶粉或母乳……

而且每一道辅食都有很详细的制作方法,比如准备的时间,烹饪的时间,难易指数,以及需要的食材,具体做法,能给孩子补充什么营养等。

除了有文字版之外,还有视频制作教程,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就可以了。

妈妈根据宝宝的月龄,选择合适的辅食来制作,宝宝也能吃得好长得快。买回来的妈妈都给了本书很高的评价,对于新手妈妈很友好。一本好书在手,喂孩子吃辅食心里就有了底。

如何循序渐进,营养丰富地给孩子做辅食,完全不用家长操心,因为每一周的食谱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家长只要跟着做,美味营养的辅食就能满足孩子的胃口。

0-3岁的宝宝饮食,看这一本就足够了,相当于请了一位专业营养师。价格也不贵,只要69元,就相当于请了一位专业“营养师”回家。

有了专业人士助力,就算是新手爸妈,也能让辅食添加变得得心应手。点击下方商品链接,即可购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