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食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亲子关系为什么一个人7岁看老 [复制链接]

1#

中国有句古老的谚语:“3岁看小,7岁看老”,是说一个孩子到7岁(中国传统习惯一般会虚一岁,本文指实际年龄6岁)时形成的基本特征将决定他的一生,这句谚语形象的描述了幼儿发展的一般规律。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讲,要了解一个人,那么就要了解他的潜意识,这是从根源了解一个人的途径。是什么主导我们的潜意识,或者是什么推动着我们生活、做事、工作等等行为呢?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人生来就有一种心理能量,这种心理能量推动着我们向前走,也是我们活的意义所在,这个心理能量就是“力比多”(百度有详细解释),简单来讲是一种获得愉悦及满足的体验。

婴幼儿“力比多”发展的三个时期

力比多不仅在成人身上有,在人的青春期、童年,甚至小婴儿身上都有。只不过小婴儿与我们成人的方式不同,佛洛依德以人对身体不同部位获得力比多满足为标准分为“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正常情况下,力比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转移。

比如婴幼儿在生命的1岁到1.5岁,他们获得满足的方式就是通过他的嘴,这个阶段被称为“口欲期”。小婴儿通过口腔吸吮奶、啃咬东西来获得口欲的满足,这是他们力比多体现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

在生活当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例子可以观察到,比如一岁左右的孩子常常喜欢吃手、咬玩具,拿到什么都喜欢往嘴里塞。

1.5岁到3岁之间,婴幼儿的这种方式就开始转移了,转移到哪里呢?弗洛伊德通过观察发现转移到了肛门这个位置。

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括约肌发展成熟,他们发现能够自主控制自己的排便。这个阶段被称为“肛欲期”。

当他们可以做到“是控制憋一会儿?还是马上就去排便?”的时候,这种“自己说了算”会让他们感觉很好。控制他们自己的排便,这是他们一个很重要的获得满足的来源。此外,他们这个阶段对排泄物也很感兴趣。

过了这个时期,3岁到6岁之间,随着儿童的生理发育,他们获得的方式转移到了生殖器,这个阶段称为“性器期”。这个时期儿童开始对身体结构、自己的身体、别人的身体产生强烈好奇。

裸露、窥视、玩弄自己的生殖器等行为在这个阶段成为他们获得满足的方式。他们一方面希望窥视别人的身体,另一方面又希望把自己的身体裸露出来。

“力比多”过分固着的影响

每个人在我们的生命过程当中,前6年都要经历这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对于我们人一生的人格建立非常重要,所以弗洛伊德说了一句话,6岁以后没有新鲜事,也就是说6岁以后虽然会经历不同的人、事,但人格的整体基调在人生的前6年都已经打好了。

要说明一点的是,每个人在各个时期的力比多,多少都会有一点残留。什么意思呢?就是虽然你过了口欲期,但你在口欲期的残留可能会在以后表现出来。比如成年以后嗜烟酒或者爱唠叨。

从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讲,每个人在婴幼儿时期的力多比的残留,如果不过分的话,就不会构成病理现象,那只不过是我们正常人在生活当中携带的某种个人特点而已。但如果残留过分,就成了“固着”,有可能发展成为某种心理疾病。

比如口欲期,如果一个孩子被太过禁止吃手、啃咬这类行为,口欲严重地没有满足,他可能会在以后表现出与口腔相关的病症,比如“神经性贪食”。这个病症的表现就是不停地通过嘴巴吃东西、往嘴里塞东西,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口欲期的固着。

肛欲期反应在心理上,是幼儿和家长经历的控制与反控制时期,这一阶段对幼儿的人格结构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父母能够在配合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条件下训练他们的排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那么幼儿在成年之后更具有创造性,反之,父母过于严厉、过度控制会导致幼儿长大后形成无条理、散乱,或固执、吝啬、呆板、喜欢对抗等性格特征。严重者会出现各种强迫行为,或发展成强迫症等疾病。

性器期也被称俄狄浦斯期,通俗来讲就是“恋父恋母期”。是指儿童开始注意两性差别,对异性父母抱有好感,并具有排斥同性父母倾向,形成“俄狄浦斯冲突”。“俄狄浦斯冲突”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这个时期的正常过渡将形成成熟正常的异性爱模式。

俄狄浦斯期固着的心理问题相对比较复杂,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性、生与死、成功与惩罚。这个时期的固着在男性身上常常表现为对成功的恐惧,或者自负、夸张、好表现和敏感,他们常具有攻击性和挑衅性,他们必须以反复征服女人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是真正的男人。

在女性身上常表现为对现实环境中的“三角关系的冲突”,或者对男性的嫉妒,她们不断努力,目的是超过男性。

俄狄浦斯情结是潜意识层面的心理冲突,它并不会主动浮现于我们的意识活动中。因此想要打破俄期心理冲突,只有把这种冲突意识化。俄狄浦斯冲突是在早年与父母的关系互动中形成的,所以也必须在一另段关系中被修复(亲密关系或咨询关系)。

幼儿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都需要被合理的对待,过分固着都有可能表现出某些病症,父母需要帮孩子顺利度过各个阶段。在之后的文章中将逐一与大家详细讨论。

作者:,致力于亲子与家庭关系,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